2
谢飞:1954 年 11 月生,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江海书画会理事,常州龙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1978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92 年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师从全国著名书法篆刻家黄惇教授。书法精于楷书和行草,兼擅篆隶各体。书风清新淡远,幽静雅致,空灵飘逸,风神萧散。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和“全国第三届书坛新人作品展”等国家级重大展览。入展“当代江苏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作品荣获“第一届中韩书法作品大赛”金奖,“全国第三、第七届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七届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银奖。书法作品及艺术简介收录《当代中国书法家名人录》,有多篇论文和上百幅作品在国内书法专业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及艺术成就在《中国书法》、 《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和《中国书画报》等报刊上作过专题介绍。并出版了《大学书法教程》、《谢飞书法集》和《谢飞书法作品集》。
2013 年 4 月 26 日,谢飞随常州市市长费高云为团长的文化艺术代表团访问了荷兰蒂尔堡市,同荷兰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友好交流,并书写了“友谊长存”四个大字赠送给蒂尔堡市市政厅。
3
十年前后,当书法界,包括整个中国文化界曾大声呼唤大师,并很快地就涌现出了一批“大师”时,却读到谢飞先生的一篇文章《从“书法大师”在当代“缺席”谈起》,不禁引起我对“大师热”的冷思考,并开始关注起谢飞其人其书。
谢飞是常州人,常州是三千年的文物之邦,具有悠久而深厚的人文书画的历史积淀。在这样环境中生活成长起来的谢飞,他的心目中所关注、所认识的,当然不会仅止于现实,而必然包涵了历史。
谢飞的文章认为,“书法大师”在古代,近代是“在场”的,“钟张、二王、禇欧颜柳、颠张醉素、苏黄米蔡、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邓石如、何绍基、康有为、林散之等,相信没有人会怀疑他们在历史上的“书法大师”的地位。但为什么“当代”“缺席”了呢?他归结为“书家本色”的失落。当一个人忠诚不二、心无旁顾、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地对待某件事物时,他所有的行为都服从于完善该件事物的需要,于是,他便塑造了以此事物为中心的完满人生。所以,“书家本色”就是“完满书法人生的塑造”。具体涉及两个方面,虚的方面,“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正确认识和把握名(名望)、权(权力)、利(利益),在市场、展厅和媒体宣传中不迷失书法、迷失自我,这属于在社会环境中保持书家本色,实的方面,“必须理解书法的本质规定”:“(1)书法艺术以书法作品为载体,不产生作品,或者说缺乏作品,就谈不上书法;(2)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创造意境美,缺乏意境构建的作品是庸俗的、丑陋的;(3)“艺术贵新”要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书法创作不能停留在摹古的高度,而应超越古人,跳出历史所设置的框框。”
后来,认识了谢飞其人,并读到了他的书法作品,才明白如上所述,不仅仅只是他对历史上“书法大师”的解读,更是他个性的自觉追求。
在今天的书坛,尽管谢飞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的大展中多次入展并获奖,但在名利场中,他的名头并不显赫,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在荣誉、成绩面前,他清醒地操守着“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的“书家本色”,决不迷失书法,迷失自我。他从少年开始,便把书法与人生不可或分地联系到一起,为书法而生存、生活,因书法而实现人生的发展,使人生充满了情趣和激情,和谐和圆融。至于名望、权力、利益、市场、展厅、媒体宣传,在他不过如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来则欣然接之,不得亦不复为念。相比于名利熏心,相比于摒绝名利,我以为这样的境界,应该是更切合于“书家本色”的。
谢飞的书法,真、行、草、隶、篆,五体兼擅,尤工楷书和行草,于禇遂良、杨凝式、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用功最勤,亦涉王铎。由帖学而上溯金石碑碣,化雄强为温润,一片儒雅清真。
虽然,谢飞并不排斥形式上的“丑书”,并用“意境美”取代“形式美”来认识书法,认为只要“包融了创作者的独特,明晰而纯洁的情绪”,“形式美”可以成为“意境美”,“形式丑”同样可以成为“意境美”。反之,如果“情感不书家本色徐建融纯洁或龌龊”,“形式丑”固然意境丑陋,“形式美”也不过意境庸俗。但是,在他本人,还是致力于用“形式美”来构
成“意境美”。所以,他情钟于帖学,情钟于褚、杨、米、赵、董的楷书和行草,含端庄于流丽,寓刚健于阿娜,流美飘逸,风神俊朗,绝去怪诞炫奇。
先论他的楷书,糅褚遂良的《阴符经》和杨凝式的《韮花帖》于一体,亦禇亦杨,非禇非杨。起笔入纸,行笔转折,收笔出锋,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却又出规入矩,精微周密。传统的渊源犹在,化出的是个性的清新淡雅。一样的字里金生,行间玉润,表现为别样的谦谦颖秀,彬彬典雅。王羲之论书,有云:“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李世民论书,有云:“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谢飞正是以“心静”的“书家本色”,得褚杨之意,合褚杨之气,转虚灵的指腕,运沉着的锋芒,不知所以然而然地脱出了褚杨的窠臼。
论他的行草书,个性的特色更为鲜明,但这个“鲜明”不是强烈的鲜明,而是不强烈的鲜明,不鲜明的鲜明,温润平和的鲜明。杨凝式之外,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历史上诸多大师的经典传统,在他的笔下被一一吞吐化纳,手随心转,意由笔生,心手双畅,物我两忘。他不作大起大落、风狂雨骤式的跌宕奔腾,而是志气平和地一气呵成。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曲直方圆,顿挫转折,提按翻覆,形成不激不厉,流美和谐的线条韵律,显得风度翩翩,舒卷有致。
论他的篆隶书,虽来自于三代秦汉的金石,却绝不刻意地用毛颖楮墨去模仿铸刻的古拙斑剥,而是取其雄深雅健之气,遗其艰涩负重之迹,使高古的篆隶书体表现为朗润清劲,舒缓流畅、蕴藉沉着、典雅端庄的书写效果。
谢飞既具艺内学问,更有艺外学养,他的书法作品能在貌似平淡中深寓着浓重的文人气息和炽烈的感情意蕴,温文尔雅,一派书卷之气充溢其间,从而创造出个性“本色”的意境美。
毋庸置疑,丧失了“书家本色”,绝不可能成就“书法大师”,即使他在当代被冠以或自冠以“书法大师”称号,到了后代也必将被打回他的原形。但坚守了“书家本色”,在当代绝不可能成为“书法大师”,在后代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书法大师”。谢飞是当代“书家本色”的坚守者之一,基于他对“书家本色”的诠释,我想,他绝不会关心自己能不能成为“书法大师”,他所关心的只是书法的情趣和激情,以达到修身养心,陶冶情操之目的,并用它来构建、发展和谐的人生。而细细想来,历史那些已被公认为大师的书家,又有哪一个是纠结于自己能不能成为“当代”或“后代”的大师的呢?
(徐建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4
谢稚柳 (书画艺术大师)
谢飞学书勤奋刻苦,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学书路子正,功力深,悟性高,大有可为也。
冯其庸 (著名红学专家、文化学者、书画大家)
书法贵有文气、静气、清气和逸气。观谢飞书法,一股清逸之气扑面而来,这是难能可贵的。
沈鹏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
谢飞书法清新淡雅、萧散简远,有董香光遗韵。十多年前看过其书展,略显稚嫩。近观新作,已有了质的飞跃。楷书灵动多姿,行草流美飘逸,篆隶古雅质朴,显示出他掌握各种书体的综合能力和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萧平 (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
九十年代初成立江海书画会时就与谢飞相识。谢飞为人真诚,不事张扬,谦逊好学,创作认真而严谨。后入黄惇先生之门下,书艺大进。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并获奖。近观其作品,爽爽有一种古风,飘逸俊美,儒雅洒脱,流畅舒婉,清新劲健,这是其才情、学养和气质的综合体现。
姜寿田 (书法导报副总编、著名书法理论家)
谢飞在书法实践上自觉以文化书风为鹄,而与时风保持间距。他的书法立足帖学,于二王、米芾、董其昌、赵孟頫和王铎诸家博涉兼优,在自然书写中充溢着生命的感性,气格高而不俗,气韵醇而不薄,气息清而不浊。帖学是文人化的产物,尤重书卷气、风韵、神彩,在这一方面,谢飞书法表现出气韵高标、风神独具的一面。这与他沉浸帖脉,通研书理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他的书法观念达成一致。
管峻 (中国书法院院长)
谢飞先生痴心书法艺术数十年,潜心传统。曾游学于金陵黄瓜园,遍习历代经典,深得古圣贤之妙法。善真、行、草、篆、隶诸体,尤工楷书和行草,得宋人之意趣,唐人之法度,晋人之神韵,清新雅逸,温润华丽,一如其人低调斯文,平静之中略显几分江南文士之气耳。管峻于金陵。